找准定位,让微课显“威”——谈小学实验微课资源建设的体会

找准定位,让微课显“威”——谈小学实验微课资源建设的体会

◎石化第五小学 刘 莹

实验微课是小学自然教学中的新型资源,制作一节好的实验微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找准定位是基础。不同类型的实验微课,因定位不同,呈现内容的侧重点也应不同,拍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就具体课例浅析了不同定位下微课制作的不同侧重点:复习导入课需突出关键、淡化过程;知识新授课需做到内容富有逻辑、全面细致;解决难点课则需紧抓住一个点、着重讲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张一春教授曾经这样评价:“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课微不小’、微课‘步微不慢’、微课‘效微不薄’。”这充分表明微课的特性和作用:微课虽然短小,但效果明显,可以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在小学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实验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做中学”的重要载体,深受师生的喜爱。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实验课受限于课堂时间或学生的认知特性,其效果往往会打折扣,成为遗憾。实验微课的出现无疑极大地降低了遗憾的出现频率。比如在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教师现场的讲解固然是一种良方,但是如何突出操作重点让学生印象深刻、减少液柱稳定时间、节省更多的实验时间则成为难题。但是微课却能很好地解决:镜头的定格配以简洁有效的讲解能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印象深刻;视频的合理剪辑能让无谓的等待时间大大减少,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动手做实验,提升课堂效率。

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学会制作出好的微课就犹如获得了至宝,拥有了提升教学水平的助推力。如何制作出一节好的微课,有人说需要找对软件、需要好的拍摄环境、需要好的脚本……这些都对,但我认为找准定位是基础。定位就是明确微课要实现的作用是什么,它要服务的对象是谁,是知识点的复习还是新授,是凸出一个关键点还是展现一个长过程,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还是为了成为新教师的学习资源。根据定位,分析微课内容的侧重点,配上恰当的表现方式,才能让微课成为“必备”而不是“花头”。下面,我就围绕具体课例浅析不同定位下微课制作的不同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