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规划,核心素养螺旋式培养
2025年11月22日
一、统筹规划,核心素养螺旋式培养
研究型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与研究的课程。我们在上研究型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提出假设,然后通过探究、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其中,大胆的假设、猜测很重要,而进行科学实验、探究,验证假设更重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试行稿)》就明确指出该课程的育人目标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指出研究型课程必须立足核心素养,关注体验过程。
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广泛地说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研究型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规则意识和关键技能。所涉及的关键技能范围很广:观察、比较、分类、猜想、推理、交流、质疑、创作、信息加工、数据处理、辨伪存真、论证设计、综合思维、组织管理,等等。
每个关键技能都有其不一样的表现水平,在学段目标的设定上应由低到高。如观察能力的学段目标为:培养观察意识,学会观察方法;表现水平从低到高表现为:喜欢身边的人、事、物→能选择对象进行观察→能根据内容和要求有顺序、多角度地进行细致观察→能围绕研究目标抓住重点、有计划地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观察。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体验与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实现探究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呢?笔者建议可以从三个层面统筹规划,螺旋式培养,最终实现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