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效评价

(二)有效评价

评价,是对学习质量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经历,所以在研究课堂中进行评价是困难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课堂无法评价,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评价来约束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的技能。

在“有趣的影子游戏——提出问题”研究活动中,我针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规范学生的行为意识——计划先行、角色意识,设计了以下评价表。

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学生能够围绕活动要求,用学习评价表及时、客观地对自己和同伴进行评价。

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探究合作,在课前,我提前发放了这一评价表,并就此评价表做了解释,告诉他们采用这一评价机制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多表现、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因此,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这一评价机制,都希望自己能够在活动中获得较好的评价。通过采用这一评价机制和不采用评价机制同一班级两堂课的比对,我发现,在采用评价机制的课堂上,学生更加活跃,个体参与性更强,更加主动,小组交流合作也更加默契。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并不是“你教我学”的模式,而应是“我玩我学”“我做我合”。玩中学,玩中习得技能;做中“合”,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规则意识,学生不但要学会计划先行,还要有角色意识,与同学互帮互助。只有这样,学生在研究型课程的课堂上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在实践和体验中提高自己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