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B.C.3世纪
2025年09月26日
约B.C.3世纪
泰奥弗拉斯托斯[古希腊]首次记述铅白 铅白又称白铅粉,其学名为碱式碳酸铅。它是一种绘画涂料。B.C.3000—B.C.2000年,人们认识了铅白(碱式碳酸铅)这种白色颜料。古希腊的泰奥弗拉斯托斯 (Theophrastus 约B.C.372—约B.C.287)首次在文献中记述该颜料的制造方法:先把铅板悬挂在盛装醋的陶罐里;过一段时间,铅板上积累着一种白色的沉淀物——碳酸盐和醋酸盐的混合物;接着,把它刮下来磨细,再煮一煮就制成了铅白。据李约瑟考究,B.C.300年左右,中国人已知人造铅白。这从战国时代楚国人宋玉(约B.C.298—约B.C.222)著《登徒子好色赋》中“著粉太白,施朱太赤”的记载中可以得到验证。秦汉、隋唐时期,人们已经制造出了铅白,并用于绘画和化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一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古代铅白的制作工艺。中世纪时期,人们除了制作铅白以外,还通过煅烧骨头制造并使用骨白(主要成分是磷酸钙)。16世纪,铅白的制造工艺有了较大改进:用湿稻草堆或粪堆捂热陶罐,以此加速它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