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初

17世纪初

中国广东地区生产渔冻布 在中国明代,苎麻布织造工艺中广泛采用了不同纤维纱线的交织技术。苎麻纱有与蚕丝交织的,也有与棉纱交织的。渔冻布是其中的一种,由苎麻纱与蚕丝交织而成。因其“色白若渔冻”,故而得名。明代屈大钧《广东新语》中有:丝织物纱罗“多浣则黄”,而渔冻布“愈浣则愈白”。其原因主要是苎麻纱保留了一些未脱净的胶质,洗时逐步脱胶,所以“愈浣则愈白”。渔冻布出产于广东东莞一带。由于蚕丝柔软,苎麻纱又经过漂白,且坚韧挺直,所以交织过程中经纬纱易于密合,织物显得既柔软又光滑,可作夏服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