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年

1846年

豪[美]在美国申请了实用缝纫机专利 184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机械师豪(Howe,Elias 1819—1867)第一个在美国申请了实用缝纫机专利。这种缝纫机被称为“豪式缝纫机”。它使用一种带凹槽的弧形针眼的缝衣针,同时还在织物背面用一个运行梭将第二根线穿过上面针眼引线形成的线环,从而形成一种连锁针迹。这种针迹只有缝纫机才能完成。豪式缝纫机的缺点是被缝的织物的进给不连续,缝合线迹的直线长度受缝纫板长度的限制。

第一台轮转印刷机问世 这种机器的最大特点是印版和纸张分别放在不同的滚筒上连续不断地旋转。1846年,第一台轮转印刷机被成功制作出来,并安装在《费城公众纪事报》印刷所内。在这种机器上,印版固定在水平滚筒周围的铸铁版台上,一个版台印一页。铅字的栏与栏之间用楔形金属条卡住,以防铅字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飞出去。在中心滚筒的周围安装四个小压印筒。当纸张送入机器时,由自动叼纸牙传递到四个压印筒和旋转的中央印版之间印刷。一般来说,有10个续输纸装置的单张轮转印刷机,每小时可印20000印张。

英国发明剑杆引纬机构 剑杆引纬机构是剑杆织机的五大核心机构之一,它将纬纱引入梭口,形成织物所需的纹理。它与有梭引纬机构不同之处,主要是引纬采用安装在打纬机构筘座腿上的左右连杆传动剑杆,使一侧剑杆的剑头带着纬纱送到织机中央,另一侧剑杆上的剑头接过纬纱,两侧剑杆同时退出,通过打纬机构形成织物。1846年,英国最早发明剑杆引纬机构。1927年,德国人加布勒发明叉入式剑杆引纬。1960年,英国人杜厄斯发明夹持式剑杆引纬。此后各种剑杆织机相继投入商业生产,并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梭织机。与有梭织机相比,剑杆织机具有结构简单、振动小、车速快、噪音小、织物产量高、质量好、劳动强度低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