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年

1828年

索普[美]发明环锭纺纱机 环锭纺纱机是由锭子、钢领和钢丝圈组成加捻、卷绕机构的纺纱机器,1828年,美国发明家索普(Thorp,John 1784—1848)发明。其工作过程是:纤维条通过环锭钢丝圈旋转引入,钢丝圈由筒管通过纱条带动钢领回转进行加捻;同时,钢领的摩擦使其转速略小于筒管而得到卷绕。因加捻与卷绕几乎同时完成,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到20世纪50年代起逐步取代了走锭纺纱机。

法国出现动力共拈式直缫机 1828年,法国开始煮、缫分业,并发明了利用蒸汽为动力的共拈式直缫机,代替原来的简易缫丝机。所谓共拈式直缫机,就是把丝直接缫在周长1.5米的大籰上,每台有2~4绪。共拈式直缫机的出现,使制丝业从农村副业中分化出来,有了专业性的制丝工厂。20世纪50年代中期,意大利在共拈式直缫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制成单拈式直缫机。之后日本又将当时的直缫机改进为再缫座缫机,即先将生丝卷绕在小籰上,然后再复摇到大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