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7年
2025年09月26日
1637年
宋应星[中]著《天工开物》 1637年,中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1587—约1666)著成《天工开物》。该书共分为三卷十八篇,分别是五谷、纺织、染色、粮食加工、制盐、制糖、陶瓷、铸造、车船、锻造、焙烧矿石、油脂、造纸、冶金、兵器、朱墨、制曲、珠玉宝石,并且配有123幅插图。该书记述了化学知识、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在化学理论方面,作者用阴阳五行说解释各种化学变化,在解释的过程中,孕育了化合和质量守恒思想;在化学工艺方面,作者记述了冶金、分金、铅丹、铅白、银朱、煤炭、石灰、钒、炭黑、燃料、颜料、陶瓷、制曲、酿酒等化学过程和技术,记述了炉甘石(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即碳酸钙族菱锌矿,主要含碳酸锌)还原成锌的火法炼锌技术。他第一次对煤进行了分类。其中,铅白(碱式碳酸铅)、银朱(硫化汞)的制备方法至今被欧洲称为“中国方法”。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中和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及酶催化反应等。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方法。该书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