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5年

1675年

雷文斯克罗夫特[英]发明铅晶质玻璃 铅晶质玻璃是在玻璃制作过程中加入氧化铅,其产品光洁晶莹,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如天然水晶,并有比一般玻璃大得多的透光度、折射率和比重,敲击时制品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乔治·雷文斯克罗夫特(Ravenscroft,George 1632—1683)被普遍认为是铅晶质玻璃的发明者。从1673年开始,他首次制造出了一种“像无色水晶一样的水晶玻璃”,不过这种产品有缺陷,可发现若隐若现的微细裂纹,这些裂纹可能是由于加入了过量的盐引起的。1675年,雷文斯克罗夫特似乎已经开始使用氧化铅了,因为减少了盐的比例,使玻璃更加稳定。17世纪末,该工艺已被英国玻璃制造者普遍采用。在接近18世纪的时候,把越来越多的铅添加到配料中日益成为一种趋势,结果产生了一种色泽深而油亮的很重的玻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