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
上海“荣记”湖丝在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上获金奖 1851年,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当时,上海丝商徐荣久正在伦敦经商,遂以个人名义送展了“荣记”湖丝12包,获金、银大奖各一项,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了奖牌和奖状,这是中国蚕丝首次登上国际展台。此后,中国的生丝、绸缎又分别参加了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1905年的比利时列日世界博览会和1911年的意大利都灵世界博览会。在都灵世界博览会上,南浔送展的丝经和盛泽送展的绸样分别获奖。
威尔逊[美]的旋转钩圈和线轴联体装置获得专利 1851年,美国密歇根橱柜制造工威尔逊(Wilson,Allen Benjamin 1824—1888)发明的一种旋转钩圈和线轴的连体装置获得了专利。这种旋转钩圈能抓取针上的线,形成的线环被抛越圆形的线轴。这种装置提供了除豪(Howe,Elias 1819—1867)和胜家(Singer,Isaac Merrit 1811—1875)的鱼雷形梭子以外的另一种选择。后来旋转钩圈成为德国人格里茨纳(Max Gritzner)发明的摆动梭(1879年)的基础。它与后者因具有高速、耐用的性能而在工业缝纫机领域占据了垄断地位,而简单型的往复式或振动式梭子则被大量地用来装备家用缝纫机。
世界上首台冷冻机问世 1851年,从苏格兰移居到澳大利亚生活的詹姆斯·哈里森(Harrison,James 1816—1893)为一家酿酒厂安装了一台冷冻机,这是世界上冷冻机的原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的膨胀或挥发性液体的蒸发来制冷。虽然早在1834年,一个在英格兰工作的美国人雅可比·帕金斯(Perkins,Jacob 1766—1849)就取得了一项利用挥发性流体的蒸发制冷的英国专利,但他的发明并未投入市场。哈里森改进了帕金斯的冷冻机,并将其推向市场。
胜家缝纫机 缝纫机的雏形出现在英国,1790年,一种先打孔、再模仿钩针穿线动作的手摇制鞋缝纫机在英国获得专利。19世纪后,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缝纫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804年,一种双线互锁的钳形缝纫机在法国获得专利。1829年,法国裁缝蒂奠尼耶(Thimonnier,Barthélemy 1793—1857)发明链状针迹缝纫机,1830年获法国专利。1834年,安全别针发明人美国人亨特(Hunt,Walter 1796—1859)设计了一种在针端开孔穿线的缝纫机,为后来缝纫机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1846年,美国豪(Howe,Elias)循此方向,发明了手摇操作,在布料下方做水平摆动构成双线缝合的梭机。1851年,美国人胜家(Singer,Isaac Merrit 1811—1875)发明出性能更好的旋转梭机,并在两年后的法国巴黎世界展销会上取得第一个奖项。
胜家的这个革命性发明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称之为“改变人类生活的四大发明”之一,胜家也被尊称为“缝纫机之父”。1853年,首批缝纫机于胜家创建的纽约市工厂开始生产。1859年美国胜家公司发明了脚踏式缝纫机,1889年又发明了电动机驱动缝纫机,从此开创了缝纫机工业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