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世纪

约3世纪

炼金术兴起 B.C.1900年,埃及法老赫耳墨斯(Hermes)等创造了炼金术并形成了最早的炼金术典籍——《翠玉录》。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B.C.322)的“四元素说”(万物由气、水、土、火构成)为炼金术提供了理论依据。1世纪,炼金术士们制造合金和染料,确立了炼金术的实践程序:原料img死物质img产物。3世纪左右,出现了希腊语的炼金术书籍。7—8世纪,炼金术被传入阿拉伯。扎比尔(Jabirinn,Hayyan 721—815)提出了“硫-汞”理论,认为世间一切金属都是由硫黄和水银组成的,他被称为阿拉伯炼金术的创始人。波斯医生拉齐(Rāzī,Abū Bakr Muhammad ibn Zakarīyyā al- 864—924)被誉为将炼金术发展为古代化学的奠基人。12世纪,炼金术被传入西欧。大阿尔伯图斯(Albertus,Magnus 约1200—1280)提出了炼金术步骤:首先将金属还原回纯粹的硫和汞,然后挖掘金属的潜力,使之重新融合得到新金属。阿奎纳(Aquinas,Thomas 1225—1274)主张水银是炼金术的“精神”,是纯粹的物质。培根(Bacon,Roger 约1214—约1292)宣称“炼金术是诸多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威兰诺瓦(von Villanova,Arnaldus 1240—1311)主张四大元素和硫汞之间比例达到平衡可使贱金属变为贵金属。1382年,弗拉梅尔(Flamel,N.1330—1417)把“汞-银”“汞-金”转化成功。文艺复兴时期,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R.A.1493—1541)在“硫-汞”体系中加入盐,认为“盐-硫-汞”构成万物。牛顿(Newton,lsaac 1643—1727)誊写和翻译了多部炼金术著作,编辑了炼金术词汇表,进行了炼金术实验。1661年,波义耳(Boyle,Robert 1627—1691)在《怀疑派化学家》中,倡导实验,主张去除炼金术中的神秘思想。他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我国自周、秦以来创造了将药物加温升华的制药方法。东汉魏伯阳著书《周易参同契》阐明长生不死之说。晋代陶弘景(456—536)著书《真诰》。唐代孙思邈(581—682)著书《丹房诀要》。9—10世纪,我国炼丹术被传入阿拉伯。炼金术虽然被现代科学证明是错误的,但人们通过炼金术积累了化学操作经验,发明了多种实验器具,认识了许多天然矿物。炼金术在欧洲成为近代化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img

希腊炼金术的装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