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
芬斯克[美]建立芬斯克方程 1932年,美国科学家芬斯克(Fenske,M.R.)提出了在全回流条件下,计算最小理论塔板数的“芬斯克方程”,这是继图解法之后的第二大精馏计算方法。利用该方程能计算出采用全回流操作达到给定产品浓度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1940年,吉利兰(Gilliland,E.R.)发表多元系精馏中理论塔板数与回流比的经验关系式。芬斯克方程与吉利兰图结合构成精馏捷算法,这种方法稳定可靠,可推广到估算多组分料液的精馏。精馏捷算法在进行整个生产过程的优化计算中常被采用,大幅节省了计算时间。
侯德榜[中]著《纯碱制造》(英文版) 1932年11月,中国化学家侯德榜用英文著《纯碱制造》,并在美国出版。该书是美国化学学会《科学与技术专论丛书》之一。1940年12月,该书被修订再版。1948年,该书被译成俄文,在苏联出版。全书共26章,作者论述了索尔维法制碱的历史沿革、原理、工艺、设备、结构及布置、操作、参数、生产控制以及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该书出版以前,索尔维法受垄断资本集团的操纵,一直被作为技术秘密,没有专门书籍。作者在该书中把多年的实践和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记述出来,打破了垄断资本集团的技术封锁,受到各国的广泛欢迎,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作者又对英文版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碱与氯化铵联合生产的内容。此外,他还以中文著成《制碱工学》一书,共计54章,85万字,由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先后于1959年和1960年分上、下两册出版。侯德榜的《纯碱制造》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关于索尔维法的权威科学著作。

侯德榜
顾毓珍[中]创建了顾氏公式 1927年,中国化工专家顾毓珍(1907—1968)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以后,他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专业并于1932年获博士学位。他提出了关于流体在圆管中流动时的流动阻力计算公式,即湍流时,在不同Re值范围内,光滑管的柏拉休斯摩擦系数λ的表达式:λ=0.0056+0.500/Re0.32。该公式被称为“顾毓珍公式”(简称“顾氏公式”)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公认。1930年,他与张洪沅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化学工程学会。1932年秋,他回国后专门从事寻求液态燃料代用品的研究。1935年,他研究以植物油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并得出对各种植物油的压榨产油量的计算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产油量的一般计算式。他曾任金陵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等校教授,先后编写出版了《液体燃料》《油脂制备学》《化工计算》《湍流传热导论》等书;发起编著《化学工程学丛书》;与他人共同编写的《化学工业过程及设备》一书是中国专家编写的第一部全国高等院校化工原理通用教材。顾毓珍是中国液体燃料与油脂工艺研究的开拓者、中国流体传热理论研究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