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世纪
2025年09月26日
10世纪
紫胶被传入欧洲 紫胶虫(laccifer lacca)是南亚热带特有的昆虫,它的成虫为雌雄异型。其中,生活在寄主植物上的雌虫吸取植物汁液,通过腺体分泌出紫色的天然树脂——紫胶(shellac)。紫胶因此又被称为虫胶、赤胶、紫草茸等,它主要含有紫胶树脂、紫胶蜡和紫胶色素,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行业。制造紫胶在总体上采取如下方法:首先把从树上采集的胶块除去杂质,变成紫胶原胶;然后再将其溶于碳酸钠溶液中,经活性炭脱色制成脱色紫胶片或脱色白虫胶,或用次氯酸钠漂白制成漂白紫胶或漂白虫胶,接着再用稀硫酸使之沉淀(如需脱蜡则先冷却并过滤)、分离,然后干燥成粒状或片状成品。具体方法又分为热滤法和溶剂法。热滤法:将虫胶虫的分泌物连同树枝即紫梗破碎、筛分、脱色得半成品(含水分10%~20%);再经热滤、洗胶、脱水、压片得产品。溶剂法:将紫梗破碎、筛分、洗色、干燥得半成品,然后溶解于酒精中,经过滤除去不溶物;再经减压浓缩回收酒精,残液压片得产品。紫胶虫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中国云南、西藏、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湖南、台湾等地。因此,紫胶产于中国云南、西藏和台湾等地,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印度、泰国和越南等国。我国古书曾把紫胶称为赤胶、紫铆、紫吁、紫梗,直到1765年,才使用紫胶这个名称。我国出产紫胶,但可能由于当时陆上交通不如海路来得方便而从国外进口。10世纪时,紫胶作为“树脂虫胶”或“黏虫胶”被传入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