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0年

1790年

英国建立第一家工业涂料厂 涂料也被称为油漆,它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够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人类使用涂料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仰韶文化的漆绘花纹、法国拉斯科洞窟中的壁画和西班牙阿米塔米拉壁画等都是当时人类使用天然成膜物质涂料的结晶。中国在B.C.770—B.C.476年的春秋时代,就掌握了熬炼桐油制造涂料的技术;在B.C.475—B.C.221年的战国时代,就能够用桐油和大漆复配涂料。后来,该技术被传入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1638—1644年,漆器技术达到了顶峰。17世纪,中国的漆器技术和印度的虫胶(紫胶)涂料技术被传入欧洲。18世纪,涂料工业开始形成。1773年,英国韦廷(Wettin)公司搜集并出版了很多用天然树脂和干性油炼制清漆的工艺配方。1790年,英国建立了第一家工业涂料厂。19世纪,法国、德国、奥地利、日本分别在1820年、1830年、1843年、1881年建立了涂料厂。19世纪中叶,涂料厂家直接配制适合施工要求的涂料——调和漆,这标志着涂料厂完全掌握涂料配制和涂料生产技术,进而推动了涂料生产的规模化发展。1855年,英国人帕克斯(Parkes,A.)取得了用硝酸纤维素(硝化棉)制造涂料的专利,并建立了第一个生产合成树脂涂料的工厂。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Baekeland,Leo Hendrik 1863—1944)成功制造出了醇溶性酚醛树脂,并被广泛用于木器家具行业。1915年,中国在上海创立了第一个涂料厂——上海开林颜料油漆厂。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简称GE,创立于1892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的基恩尔(Kienle,R.H.)发明了用干性油脂肪酸制取醇酸树脂工艺,摆脱了以干性油和天然树脂混合炼制涂料的传统方法的桎梏,开辟了涂料工业的新纪元。20世纪4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开发出了环氧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用丁苯胶乳制造的)水乳胶涂料、聚醋酸乙烯酯胶乳和丙烯酸酯胶乳涂料、乙烯类树脂热塑粉末涂料、环氧粉末涂料以及电沉积涂料、有机树脂涂料等新型工业涂料。未来的涂料工业将向水性化、粉末化、高固体化和光固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