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2000年

黑格[美]、麦克迪尔米德[美]和白川英树[日]因发现导电塑料获诺贝尔化学奖 1862年,美国化学家莱斯比(Letheby,H.)在硫酸中进行苯胺的阳极氧化时,得到一种具有部分导电性的物质。1958年,意大利化学家纳塔(Natta,Giulio 1903—1979)曾用TiCl4、TiCl3或Ti(OR)4与AlR3组合的催化剂使乙炔聚合首次制得聚乙炔。1970年,日本化学家白川英树(1936— )先将催化剂Ti(OBu)4/AlEt3(Ti浓度约为3mmol/L,Al/Ti约为3~4mmol/L)溶于甲苯,制成膜;然后,利用乙炔气体的分压来控制它在催化剂膜上聚合速率合成聚乙炔。他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艾伦·黑格(Heeger,A.)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麦克迪尔米德(MacDiarmid,Alan Graham)邀请到美国进行合作研究,发现通过碘蒸气氧化方法能使样品的导电程度增加一千万倍。1977年,他们共同发表了研究论文;2000年10月10日,他们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导电聚合物研究开辟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新领域,也开启了塑料电子学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