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

1876年

中国第一家硫酸厂建成投产 1867年,清政府在天津建立了大型军火企业——天津机械局。1874年,建立了天津机械局淋硝厂。1876年,该厂以硫黄为原料,用铅室法生产硫酸,日产硫酸约2吨,用于制作无烟火药。1934年,中国第一座接触法装置在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兵工厂分厂投产。1934年,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范旭东(1883—1945)在南京创建了远东第一化工厂——南京永利亚硫酸厂,1937年投产,以硫黄为原料,日产硫酸112吨。1937年,日本在大连建成满洲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后改为大连化学厂),并投产,年产硫酸2万吨。1942年,中国硫酸年产量为18万吨。1951年,中国研制成功并大量生产钒催化剂,此后还陆续开发了几种新品种。1956年,中国成功开发了硫铁矿沸腾焙烧技术,并将文氏管洗涤器用于净化作业。1966年,中国建成了两次转化的工业装置,成为较早应用这项新技术的国家。1983年,中国的硫酸产量达8.7吨,仅次于美国、苏联,居世界第三位。

林德[德]研制出氨制冷器 1870年,德国科学家卡尔·林德(Linde,Carl 1842—1934)开始研究制冷学。1874年,他研制出甲基醚制冷器。1875年,他建成了德国第一个工程实验室。1876年,他研制出利用连续压缩氨原理工作的氨制冷器,该制冷器是第一台在效率方面按照精确计算设计的制冷设备,工作安全可靠,经济效率高,可用来制冰和冷却液体。1879年,他创建了林德制冷有限公司。1895年,他利用焦耳-汤姆逊效应(Joule-Thomson effect)和逆流换热原理(冷却的流体和被冷却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研究成功循环液化空气方法,这是最简单的深度冷凝循环,它使大规模生产液体空气成为可能。1902年,他用精馏方法设计出制取纯(液态)氧的装置,以便利用纯氧炼钢和氧-乙炔气焊。1903年,他利用氮的循环过程生产纯氮,1909年,他利用一氧化碳冷凝的方法,从水煤气中制取氢气。林德被誉为制冷科学的奠基人。

img

林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