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年
造纸术传入阿拉伯世界 8世纪中期,造纸术又传到了阿拉伯世界。据《新唐书·玄宗纪》载:天宝十年(751年)七月,“高仙芝及大食,战于恒逻斯城(今吉尔吉斯境内),败绩”。大食是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的泛称。在这次战争中,唐朝许多士兵被俘,其中便包括了造纸等手工业工人。当时一个叫杜环的人在这次战争中被俘到了大食,回国后写了一本名为《经行纪》的书。书中云:大食的“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皆)投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沘,织络者河东人乐环、吕礼”。文中虽未明确提到造纸术,但各种工匠中应包括掌握造纸技术的人。最早明确提到中国造纸术及其西传的人是10世纪的阿拉伯学者比鲁尼(Biruni 973—1048),其云:“初次造纸是在中国”,“中国的战俘把造纸法输入撒马尔罕。从那以后,许多地方都造起纸来,以满足当时存在者的需要”。撒马尔汗在唐时称为康国,751年为大食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