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

1884年

舒尔兹[德]获铬盐二浴鞣制法专利 1884年,在美国的德国侨民舒尔兹(Schultz,Augustus 1823—1906)发表了铬盐二浴鞣制法的原理,并在美国获得专利。“二浴”的过程是:第一浴用重铬酸处理裸皮,第二浴用硫代硫酸钠还原重铬酸。舒尔兹是第一个以碳酸氢钠及硫代硫酸钠为还原剂铬鞣成功的人。

沃特曼[美]申请自来水笔专利 在自来水笔(钢笔)发明以前,欧洲人千余年使用的一直是用鸟类翅羽毛制作的翎管笔。1809年,一个英国人发明了笔杆中可以灌注墨水的笔。同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1829年,英国人又成功地研制出钢笔尖。它经过特殊加工,圆滑而有弹性,书写起来相当流畅,深受人们的欢迎。1884年,美国人沃特曼(Waterman,Lewis Edison 1837—1901)申请了自来水笔的专利,他应用毛细原理设计成具有毛细管作用的笔舌,笔舌与钢笔尖紧密互配,然后用滴管将墨水注入空心的笔杆,依靠毛细引力作用,让墨水自动流向笔尖,使钢笔初具今天水笔的结构。沃特曼的发明,开创了人类普遍使用钢笔作为书写工具的新局面。

电视史上的第一个专利 1884年,俄裔德国人尼普可夫(Paul Niphow 1860—1940)申请并获得了一个称为“电子望远镜”的德国DE30105号专利。这个电子望远镜包括两个相同的旋转盘,一个设于发送机上,另一个设于接收机上,上面有24个方孔和传输图像光电管的旋转盘,故也被称为“尼普可夫圆盘”。此仪器的用途如专利申请书所述: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地看到。其运动图像的构思是:一是把图像分解成像素,逐个传输;二是像素的传输逐行进行;三是用画面传送运动过程时,许多画面快速逐一出现,使人的视觉产生活动画面的效果。虽然由于技术原因,尼普可夫的发明并未得以实施,但这是电视史上的第一个专利,为其后电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