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世纪
2025年09月26日
约17世纪
海尔蒙特[比] 首次做“柳树实验” 比利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医生海尔蒙特(van Helmont,Jan Baptista 1580—1644)首先把“气体”一词引用到化学中来。他最先认识到气体及其种类,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一氧化硫和氯气等。他认为物质最基本的元素是水,其次是空气,并做过一个化学史上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司,干土只少了2盎司。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他的“柳树实验”,开启了定量分析研究的大门。他把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化学试验。他被称为“生物化学之父”,是炼金术向近代化学过渡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为中世纪末期炼金术向化学过渡发挥了关键作用。

海尔蒙特
欧洲兴起涂漆业 涂漆是指采用浸涂法进行涂装的涂料。16世纪中期,欧洲人用溶解于酒精或油中的树胶(人工采集杨树芽,经过蒸煮、碾压、提出等一系列提取工艺制成的胶状物质)或以印度虫胶(印度是虫胶的主产国)为基础的清漆装饰漆器。荷兰旅行家林索登(van Linschoten,Jan Huyghen)用不同比例的虫胶(lac,是紫胶虫吸取寄主树树液后分泌出的紫色天然树脂)、酒精和颜料的混合物制取磁漆。后来,伊夫林(Evelyn,John 1620—1706)调出了著名的“英国漆”,可将银箔漆上黄金的色彩,以此来装饰马车。1660—1675年,新型的涂漆业在巴黎、伦敦、荷兰和德国相继起步。18世纪早期,在波义耳和孔克尔(Kunkel)的推动下,形成了抗撞击、耐酸、耐热、耐酒精的漆铁和漆铜工艺。现代涂漆工艺除了传统的刷涂方法以外,还有喷涂、电沉积涂、浸涂、辊涂和帘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