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
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德]首次生产烷基萘磺酸盐洗涤剂 烷基萘磺酸盐洗涤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被誉为“工业味精”,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其表面张力显著下降、溶液体系界面发生变化的物质。B.C.2500—1850年,人们用羊油(三羧酸酯)和草木灰制取肥皂。19世纪,工业化生产肥皂,出现了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人们用蓖麻油和硫酸反应合成土耳其红油;利用矿物原料合成了第一个洗涤剂——绿钠(石油磺酸皂)。1917年,德国人冈瑟(Gunther,Fritz)用发烟硫酸生产烷基萘磺酸盐,可以用来代替肥皂,节省了制皂用的动植物油脂。冈瑟的产品包括丙烷基萘磺酸和丁烷基萘磺酸盐。同年,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分别以Nekal A(丁基萘磺酸钠)和Nekal BX(二丁基萘磺酸钠)作为洗涤剂商品投入市场。烷基萘磺酸盐的洗净能力虽然较差,但具有良好的润湿、渗透和乳化能力,且不受硬水或酸性溶液的影响,原料来源丰富、制造方便,因此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生产烷基萘磺酸盐洗涤剂是使用非油脂原料合成洗涤剂的开端。
联合碳化物公司[美]成立 1917年,在生产碳刷(亦称电刷,由纯碳加凝固剂制成,是在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传递能量或信号的装置)和石墨电极等碳制品工厂的基础上,美国成立了联合碳化物和碳公司。1957年,公司改名为联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简称“联碳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丹伯里市(工业城市,创建于1889年)。公司董事会由12名董事组成;下设执行委员会负责日常经营事务,执行委员会由9人组成,其中,1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首席行政长官,其余8人均为副总经理,分管战略投资、顾问咨询、核心业务、劳动人事、财务等部门的工作。1920年,该公司开始研究用丙烯经异丙醇生产丙酮,并于1923年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查尔斯顿建立第一个石油化工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公司对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公司又在轻质烃(乙烷、丙烷)裂解制取乙烯,并进一步生产环氧乙烷和乙二醇的开发方面取得成功,使石油化工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20世纪30年代,生产合成橡胶和塑料,并建成美国第一座大型塑料厂。50年代,公司生产分子筛(合成沸石),建成世界上第一家工业规模生产沸石工厂。1971年,公司合并了通用碳素和化学品公司。1979年,该公司发明“低密度聚乙烯低压气相合成法”。1980年底,该公司在近50个国家和地区有7个大型联营公司,下属72家分公司和500多家生产工厂。1983年,公司总营业额为90亿美元,在世界200家大型化学公司中位居第12位。1984年,公司在印度博帕尔的农药厂发生甲基异腈酸酯毒气泄漏,引起严重中毒事件,造成2000余人死亡,酿成重大事故,使公司蒙受很大损失,公司被迫进行改组。联碳公司研究开发出的低压气相流化床聚烯烃技术、低压碳基化工艺、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技术、乙丙橡胶生产工艺、电缆绝缘与护套料生产技术等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范旭东
范旭东[中]创办永利制碱公司 1914年,中国化工专家范旭东(1883—1945)等人为了冲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精盐业实施的商业垄断和技术封锁,在天津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1915年生产出了第一批精盐。1917年,范旭东为了冲破英国对中国制碱业实施的商业垄断和技术封锁,依托久大精盐公司又创办了永利制碱公司。1920年,他们在塘沽兴建碱厂,用“索尔维法”制纯碱。1921年,他们聘请侯德榜为总工程师。1924年,公司生产出第一批纯碱,但质量不合格。1925年,公司四台煅烧炉相继被烧裂,不得不停产整顿。1926年,公司终于生产出纯度高达99%的纯碱(“纯碱”的名称也是范旭东取的)。同年8月,公司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其产品远销日本、印度、东南亚一带。1934年,公司被改组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并在南京创办了永利錏厂。1935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为解决永利制碱中的盐水精制问题,先后采取了洗盐法、焙盐法、石灰纯碱法、石灰芒硝法,最后采用石灰-碳酸铵法,提高了制碱效率。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其间,采取“联合制碱法”(即“侯氏碱法”),进一步提高了制碱效益,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52年,永利制碱公司易名为“公私合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永利碱厂则更名为“公私合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沽厂”。1955年,永利碱厂和久大精盐厂合并更名为“公私合营永利久大化学工业公司沽厂”。1968年,永利碱厂改名为“化学工业部天津碱厂”。1991年,天津碱厂改名为“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天津碱厂”。2011年,天津碱厂与比利时苏威公司合资组建天津渤化永利碱业有限公司。范旭东是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永利制碱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民族化工企业,为中国基本化工原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