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

1976年

钱宝钧[中]研制成功多功能纤维热机械分析仪 1976年,钱宝钧(1907—1996)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纤维热机械分析专用仪器。这种仪器以扭力天平为测力机构,可用于连续测定在升温过程中干态和溶胀状态纤维的热收缩、热收缩应力,也能直接测定收缩模量和拉伸模量,在国际上为首创。1982年改进为用电子分析天平为测力机构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第Ⅱ型。在此之前探测纤维织态结构采用的是多次变换溶剂浓度的办法,这是一种扩散过程,因此敏感性差,速率较慢,精确度也不高。自多功能纤维热机械分析仪研制成功后,用溶胀差示扫描量热的方法探索纤维织态结构,从而建立了一整套溶胀热分析研究纤维织态结构的新方法。

美国巴特科尔曼公司研制成功三向织机 三向织机是织制三向织物的特种机器。三向织物通常是以两根经纱和一根纬纱为一组,两根经纱分别从左右方向与横向织入的纬纱成60°交织。1976年,美国巴特科尔曼公司研制成功TW2000型三向织机。这种织机的8个织轴均匀分置在织机上部的回转次齿轮上。除作自转以送出经纱外,并随大齿轮作公转,以使织轴上的经纱与综片处的经纱作同步运动。纬纱由刚性剑杆机构引入。为了配合经纱沿纬纱方向移动,机器使用两只开式梳形筘。三向织物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工业用品方面。

CIE1976均匀颜色空间(Luv) 1976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发布主要应用于色光表示的CIE1976(L*u*v*)空间,统一评定色差方式。一是基于改进CIE(W*U*V*)空间色差公式的不足;二是修正CIE(W*U*V*)中W*式没有包含进去的完全反射漫射物体白物体刺激值的亮度因素;三是在不影响色差的计算下将W*式中的常数作轻微的调整;四是修正因CIE(W*U*V*)坐标(u,v)中v坐标所影响的色差计算。

CIE1976均匀颜色空间(Lab) 1976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发布主要应用于物体色表示的CIE1976(L*a*b*)空间,统一评定色差方式。主要在于为获得物体的表面色所在的位置,并可以与曼赛尔表色系统相互对应。其中L*表示其明度指数,而a*则表示红、绿指数,b*表示黄、蓝指数。当a*所在位置在空间中如为正值,显示趋向红色色相;反之,则为绿色色相。b*所在位置在空间中如为正值,显示趋向黄色色相;反之,则为蓝色色相。CIE1976均匀颜色空间广泛用于各领域产业在色彩的标示。

英国蒙纳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照相排字机 1976年,英国蒙纳公司(Monotype Co.)将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照相排字机上,制成Lasercomp型激光照相排字机作为印刷工业使用的制版设备。该机器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输入文字符号进行校对和编辑处理,再通过激光扫描技术曝光成像在感光材料上。因其扫描分辨率较高,故这种照排机能较好地再现文字字形轮廓和笔锋,照排的文字质量高,字形字体比铅铸字更丰富,而且排版速度快。激光照相排字技术一经推出,很快就成为文字排版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