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

1952年

喷气织机取得专利 喷气织机是采用喷射气流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作为引纬介质,以喷射出的压缩气流对纬纱产生摩擦牵引力进行牵引,将纬纱带过梭口,通过喷气产生的射流来达到引纬的目的。1914年,美国人布鲁克斯(Brooks,I.H.)在英国申请了采用空气引纬的专利。1929年,美国人巴罗(Ballou,E.H.)发明用成型金属作外管道,以引导气流和提高气流速度的措施。1949年,捷克斯洛伐克纺织研究院首先研制了P-45型狭幅喷气织机。第一台商业化的喷气织机Maxbo是由瑞典人麦克斯·沸鲍(Max Paabo)设计出来的,并于1952年获得专利。1970年后,喷气织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英国皮尔金顿公司发明浮法玻璃生产工艺 这是一种将玻璃液漂浮在金属液面上制得平板玻璃的工艺,由英国皮尔金顿公司于1952年发明。1959年初,浮法生产工艺在商业上的成功被完全公开。1970年之后,许多国家已获得用浮法技术生产玻璃的许可。其大体工艺流程是:将玻璃液从池窑连续地流入并漂浮在有还原性气体保护的金属锡液面上,依靠玻璃的表面张力、重力及机械拉引力的综合作用,拉制成不同厚度的玻璃带,经退火、冷却而制成浮法玻璃。由于这种玻璃在成型时,上表面在自由空间形成火抛表面,下表面与熔融的锡液接触,因而表面平滑,厚度均匀,不产生光畸变,其质量不亚于磨光玻璃。

美国阿尔拉克公司研制成功锦纶4 锦纶4是聚酰胺纤维的一种,因其分子结构单元中有4个碳原子,故称聚酰胺4纤维。该纤维染色性能良好,耐磨性和弹性与锦纶6相似,不易沾污,但尺寸稳定性差,适于制作袜子、内衣及装饰布等。1952年,美国阿尔拉克公司(Alrac Company)首先研制成功。随后,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国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