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

1955年

赫司特公司[德]生产聚乙烯 1933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imited)发现乙烯在高压下可聚合生成聚乙烯,此法被通称为“高压法”。1939年,聚乙烯实现工业化生产。1953年,德国化学家齐格勒(Ziegler,Karl 1898—1973)发现,若以TiCl4-A1(C2H53为催化剂,乙烯在较低压力下也可被聚合成高密度聚乙烯,此法被通称为“低压法”,其核心技术在于催化剂。1955年,联邦德国赫司特公司(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工业化生产聚乙烯。齐格勒发明的TiCl4-A1(C2H53体系为制备聚烯烃的第一代催化剂,催化效率较低。1963年,比利时索尔维公司首创以镁化合物为载体的第二代催化剂,催化效率大大提高,还可省去脱除催化剂残渣的后处理工序。以后又发展了气相法高效催化剂。1975年,意大利蒙特爱迪生集团公司研制成可省去造粒而直接生产球状聚乙烯的催化剂,它被称作第三代催化剂,是高密度聚乙烯生产的又一变革。齐格勒首开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合成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