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1993年

VCD影碟机的发明 1992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上,美国C-Cube公司展出的一项MPEG(图像解压缩)技术引起了时为中国安徽现代集团总经理姜万勐的兴趣,他凭直觉感到,用这一技术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于是他与C-Cube公司董事长孙燕生合作,共同出资在中国安徽成立了万燕公司,意在用美国MPEG技术研制视听新品。1993年,世界上第一台VCD影碟机诞生。同年9月,取名“万燕”,完全符合此前国际上正式颁布的图像压缩标准的第一批1000台VCD影碟机生产下线。VCD影碟机的出现,可以使消费者花费更少的费用,尽情享用VCD提供的丰盛的视听大餐。

国际色彩联盟成立 传统的色彩管理中,设备的颜色特性文件都是各个生产厂家根据自己的规定建立的。用这种方式直接进行颜色转换虽然可以达到较好的色彩效果,但由于输入、输出设备不同,设备的特性文件建立标准也不同,给颜色转换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解决颜色这个问题,1993年Adobe、Agfa、Apple、Kodak、Fogra、Microsoft、Silicon Graphics、Sun Microsystem等公司发起并成立了国际色彩联盟(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简称ICC,旨在推广一个开放的、供货商中立的(Vendor-Nentral)、跨平台的色彩管理系统,鼓励供货商支持ICC色彩描述格式并支持使用ICC Profile时所需的作业流程。它的成立为色彩管理系统(CMS)规定了一个国际标准,并且该联合会各成员都声称其操作系统平台或应用程序软件均支持ICC标准。该规范引入了PCS(Profile Connection Space)概念,将PCS作为标准的交换色空间,使开放色彩管理系统的实现成为可能,有效地改变了之前工业界不同色彩设备厂自有色彩管理方案的混乱状态。

img

Indigo XB2型四开机

以色列英迪哥(Indigo)公司推出彩色数字印刷机 1993年10月,以色列英迪哥公司首次将采用电子油墨的彩色数字印刷机推向市场,引起极大关注。这是一种真正印刷领域的彩色印刷机,在此之前彩色数字印刷机的机器面向的都是办公领域,而且其较比胶印印刷印刷质量较差。英迪哥公司初期推出的机器型号有320mm×464mm、每小时2000印的E-Print Pro型。此外,还有配置高速数据处理功能,印刷速度达每小时4000印的TurboStream 2000型。其后几年又推出500mm×700mm、每小时2000印的XB2型四开机,使彩色数字印刷机扩展到四开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