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年
2025年09月26日
1666年
牛顿[英]建立色环学说 色环是将显露色光三原色(或色料三原色)混合生成新色光(或新颜色)的圆形图。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Newton,Sir Isaac 1643—1727)发现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会显出一条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光谱而提出的学说。在牛顿色环上,表示着色相的序列以及色相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将圆环进行六等分,每一份里分别填入红、橙、黄、绿、青、紫六个色相,那么他们之间表示着三原色、三间色、邻近色、对比色、互补色等相互关系。牛顿色环为后来的表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921年,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Friedrich Wilhelm 1853—1932)在牛顿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以黄、橙、红、紫、蓝、绿、蓝绿、黄绿为8个主色,再将各主色3等分为24个色相环,以表达各种色彩的关系。
欧洲出现套服 套服是由两部分或更多部分组成的服装,并且在料子和颜色上相配。从166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西方男子由紧身上衣转向现代的套装。改良后的款式为一件长上衣和一件背心,配上紧身马裤和用袜带吊在膝下的长筒袜。这种配套形式遂成为男子服装的固定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