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307年
赵武灵王[中]推行胡服骑射 胡服是战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的服装。其主要特征是短衣、长裤、革带、革靴,与中原地区汉族的宽衣大袖服装相比,服装窄袖紧身,短小利落,便于活动。战国时期,邻国之间战事不断,位于西北的赵国经常与相邻的胡人发生军事冲突,在频繁的交战中,赵武灵王发现,汉族惯用的车战不适应崎岖的山地,必须运用灵活快捷的骑兵才能取胜,而汉人传统的上衣下裳或深衣是不能适应骑射需要的,于是下令“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果断实行“胡服骑射”,从而大大促进了赵国的强盛。这是中国服装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对汉族兵服和民服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