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年
宣纸名声远播 宣纸原产于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因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纸”,是一种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主要原料,按适当比例制成的手工纸。因其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能充分表达中国书法绘画技术效果,而成为书画专用的高级手工纸,享有“纸寿千年”的美誉。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唐书画评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表明唐代宣纸已广泛用于书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江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尤为精美。可见宣纸在当时已冠于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