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

1886年

本顿[英]最早申请石油裂化专利 石油裂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它具体分为热裂化(即指在不用催化剂的热作用下,将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柴油的过程)和催化裂化(即指使用催化剂的裂化反应过程)。裂化的深度过程被称为裂解,它指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过程。1886年,英国化学家本顿(Benton,M.)建议:首先,在20~35个大气压下,将炉内管子中的残渣或重油加热到370~540℃;然后,再在炉后的汽化室内,对得到的轻质馏分进行汽化。同年,他申请了专利。之后,皮尔斯蒂克(Pielsticker,C.M.)创造了管式蒸馏釜,他让石油在压力下高速通过一根装在炉子内部的60米长的螺旋管,这样,轻质馏分便在压力条件下,在汽化室中从没有裂化的重质馏分中分离出来,而重质馏分能被重新引回蒸馏釜中。但是,由于裂化汽油在当时没有市场,因此,皮尔斯蒂克的专利并没有被采用,反而被视为“纸上的专利”。1913年,伯顿(Burton,William Meriam 1865—1954)申请了热裂化专利,由此,真正实现了石油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