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
张謇[中]创办南通纺织染传习所 1912年4月,中国近代著名民族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853—1926)创办南通纺织染传习所,次年定名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南通纺织染传习所是南通工学院的前身,是中国最早独立设置的纺织高等学府。1927年改为南通纺织大学,1928年与医科、农科合并为私立南通大学,1930年改为南通学院纺织科。1937年,学校迁至上海,1947年迁回南通。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南通学院纺织科迁至上海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1977年复建,成立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其后,学校经历了南通工业专科学校、南通纺织专科学校、南通纺织工学院、南通工学院等几个发展时期,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现已并入南通大学。
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创立 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蚕丝教育代表性学校。其前身为创立于1903年的私立上海女子蚕业学堂,1912年春迁至吴县浒墅关(现苏州高新区),改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初时仅设养蚕科,修业期4年(预科1年,本科3年),属初级职业学校性质。另设短期培训性质的甲、乙两种传习科,甲种传习科修业期为1年半,乙种传习科修业期为1年。1924年,改名为江苏省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设高级养蚕科和中级养蚕科,前者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后者招收小学毕业生,学制2年(1927年起延长为3年)。1930年,增设高级制丝科。1935年8月,又特设制丝科。同年年底,制丝科改设为江苏省立制丝专科学校,1937年更名为江苏省立蚕丝专科学校。两校校长由郑辟疆兼任。
第一台卷筒纸轮转胶印机问世 1912年,德国莱比锡的VOMAG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卷筒纸轮转胶印机。这种机器的工作原理是:印版通过胶皮布转印滚筒将图文转印在承印物上进行印刷。该机器生产速度快,达到每小时7500印次,一经问世,很快就使石印走向了衰亡。
第一种合成鞣剂商品 进入20世纪后,天然材料日趋短缺,合成鞣剂应运而生。1907年,法国人卡萨布利发现硝酸锆和硝酸钍的混合物对皮粉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未做深入研究。1911年,斯提阿斯尼用苯酚、酚磺酸和甲醛缩合的方法制成鞣剂,并获得专利。1912年,巴斯夫公司生产出第一种合成鞣剂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