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年
扬[英]提出色料减法混合律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扬(Young,Thomas 1773—1829)根据色相与物体反射原理首次提出色料减法混合律,即将两种(或多种)色料混合成新的色彩,其色比各原色的色泽暗淡的规律。其核心内容是任何两种色料相混合,都要减去二色的补色成分,这个定律尤为适宜印染色料的混合。因为印染色料的混合与色光的混合是有区别的,如将蓝色与黄色染料混在一起,就相当于白光先后通过蓝色(吸收红、黄部分)和黄色(吸收蓝紫部分)的滤光片,从而把红、黄、蓝、紫等色光都吸收了,剩下的就是绿色。所以色料中的品红、黄、青(湖蓝)三原色的混合是适合于减法混合律的,它与色光三原色(红、绿、蓝)互为补色,即品红与绿、黄与蓝、青与红互补。
扬[英]建立三原色学说 三原色学说亦被称为杨-赫尔姆霍兹学说。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扬(Young,Thomas 1773—1829)在一篇论文中首先提出三原色学说。他认为视网膜上含有三种基质,能分别感受三种原色,即红、绿、紫,进而产生不同色觉。1856—1866年,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赫尔姆霍兹(von Helm holtz,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1821—1894)在研究视觉生理问题过程中,证实了三原色学说,但将三原色改为红、绿、蓝。
阿查德[德]建立世界上第一家甜菜制糖厂 甜菜制糖始于欧洲。1747年,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Marggraf,Andreas Sigismund 1709—1782)发现甜菜块根中含有丰富的糖分。1786年,他的德籍法裔学生阿查德(Achard,Franz Karl 1753—1821)发明甜菜制糖方法。1801年,阿查德在西里西亚建立了第一座甜菜制糖厂。1822年,法国佩恩(Payen,Anselme 1795—1878)发明用木炭作脱色吸附剂精制甜菜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