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B.C.200年

约B.C.200年

中国用山栀染色 山栀(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是秦汉以来种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植物。它属茜草科栀子属的常青灌木,中国南方江浙、两广、云贵、江西、四川、湘鄂、福建、台湾等广大地区都有栽培。其果实栀子中含有黄酮类栀子素、藏红花素、藏红花酸等。用于染黄的色素为藏红花酸。中国古代栽植山栀已有很长的历史,《史记·货殖列传》就有“若千亩卮茜……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话,说明汉初它已广泛被用来染黄,已有人特意栽种。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谓:“栀子处处有之……以七棱者为良。经霜乃取之,今皆入染用。”用栀子的浸液可以直接染丝帛得鲜艳的黄色,上染简易,上色均匀,但耐日晒的能力较差,因此自宋代以后则部分地为光色更为坚牢的槐黄染料所取代。若以胆矾为媒染剂可得嫩黄色,至于中国古代是否曾用铜媒染剂染栀黄,有待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