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
2025年09月26日
1949年
热熔染色技术问世 热熔染色技术是用分散染料染涤纶纤维织物的一种主要染色方法。其染色步骤是:首先将颗粒极细且适于热熔染色的分散染料做成高度分散的悬浮染液,以此染液将涤纶纤维织物进行侵轧,然后烘干,再在180~220℃的温度下进行短时间(1分钟左右)的干热高温处理(即热熔)。通过干热高温处理,纤维分子间隙增大,染料受热熔融或变成蒸汽,染料在熔融或气相状态下较容易渗入纤维内部达到上染固色,从而完成染色过程。1949年,杜邦公司(DuPont Company)技术公报上首次出现了关于热熔染色法及染料的总结报告。
英国禁止使用含铅釉料 鉴于操作工在给陶坯施含铅釉料过程中经常出现铅中毒现象,1949年,英国做出了禁止使用含铅釉料的规定。该规定出台后,该年内仅报道过一例铅中毒患者,这与19世纪末一年内400例铅中毒患者的情况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后来无铅釉料及低熔性二硅酸铅熔块的出现,使工人们在给陶坯上釉时发生中毒的危险性逐步降低。然而,直到今天某些国家仍允许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条件下使用含铅化合物。
捷克斯洛伐克棉纺织工业研究所成立 1949年,捷克斯洛伐克棉纺织工业研究所在乌斯季成立。该所隶属于捷克斯洛伐克棉纺织工业总公司。1960年以前仅从事棉纺织工艺研究,1960年以后开始进行工艺与设备相结合的研究,并于1965年研制成功气流纺纱机,之后又研制成功多相织机。研究所设有机械和物理研究室、自动化数据处理中心、气流纺纱实验工场和机械制造工厂。主要科研内容是:气流纺纱和多相织造工艺与设备,改进纺纱和织造机械的结构,并研究新型纺织机械对于不同原料和产品的适应性能。此外,还承担纺织标准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