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使用黄栌染色 黄栌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黄栌干茎中含硫黄菊素,又名嫩黄木素,可以染黄,用铝、铁矾媒染,可得橙黄、淡黄诸色,但色彩不够坚牢。其用于染色的历史或许可追溯到周代,郑玄注《周礼·天官·掌染草》提到“橐芦”,有人认为就是黄栌。不过明确其用于染色的记载见于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黄栌生商洛山谷,四川界甚有之,叶圆木黄,可染黄色。”《本草拾遗》问世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