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
2025年09月26日
16世纪
中国形成一套完整的丝织品定名体系 《天水冰山录》是明代权臣严嵩(1480—1567)被抄家时,其江西老家庞大财产被没收的资产清册,其中近千条丝绸名目,有系统的分类条例,是认识和了解明代丝绸的重要参考文献。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到,16世纪中国的丝织品分类已有极为明确的方法,丝织品的定名也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一方法成为现代丝织品分类和命名的基础。
中国使用脚踏轧车轧棉 棉花去籽核的过程在工艺上称作轧棉,古籍中有称赶或捍。大约在南宋之前北方皆用辗轴,元代时始用手摇搅车轧棉,而到明代时轧棉已普遍使用脚踏轧车。《太仓州志》载:“轧车制高二尺五三,足上加平木板厚七八寸,横尺五。直于之板上,立二小柱,柱中横铁轴一,粗如指,木轴一,径一寸。铁轴透右柱,置曲柄。木轴透左柱,置圆木约二尺,轴端络以绳,下连一小板,设机车足。用时,右手执曲柄,左脚踏小板,则圆木作势(即利用惯性),两轴自轧,左手喂干花轴罅。……他处用辗轴或搅车,惟太仓或一当四人。”此外,明代《天工开物》中还记载有另外一种脚踏轧车,踏绳是通过上轴和踏板相连,加大二轴间挤轧力。操作时左手转动曲柄使下轴回转,右足踏动踏板,带动上轴反向旋转,左手喂添棉英,整个结构很紧凑。

《天工开物》中的脚踏轧车
法国生产科涅克酒 法国滨海夏朗德省生产的一种白兰地酒。因当地的葡萄酒都经过了蒸馏,尤以科涅克城所产的白兰地被公认是最好的,故以科涅克城的名字命名。夏朗德地区法律规定:只有在限定的区域内,用指定的特殊葡萄品种,在特殊的蒸馏锅内经过两次蒸馏,并在利穆赞橡木桶内按规定时间陈酿而制成的白兰地酒才能使用这一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