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
邦萨克[美]设计出高效卷烟机 1879年,美国人邦萨克(Bonsack,James 1859—1924)成功设计出一台高效卷烟机,并在1880年获得了专利权。它可以连续成条并分切成支,每小时可生产卷烟15000支。据美国烟草专家茄纳(Garner,W.W.)所著《烟草生产》(The Production of Tobacco)一书中说:“在1875年,美国的卷烟年产量不过5000万支,但到1890年,其年产量就达到25亿支。”
法利德别尔格发明[美]糖精 糖精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学名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是一种不含有热量的甜味剂,难溶于水,其甜度为蔗糖的300~500倍,不含卡路里,在各种食品生产过程中都很稳定,但吃起来会有轻微的苦味和金属味残留在舌头上。1879年,俄裔美国化学家康斯坦丁·法利德别尔格(Fahlberg,Constantin 1850—1910)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实验室里做芳香族磺酸化合物合成实验时偶然发现糖精,并很快申请了美国专利。1886年,法利德别尔格迁居德国,并在那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从煤焦油中提炼糖精的工厂,糖精就此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因糖精是煤焦油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其安全性近几十年来争议不断。1977年,加拿大的一项多代大鼠喂养实验发现,大量的糖精可导致雄性大鼠膀胱癌。为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议禁止使用糖精,但这项决定遭到国会反对,并通过一项议案延缓禁用。
爱迪生[美]改进电灯 早在17世纪初,科学家对创制人工光源的研究就已开始,1801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Davy,Humphry 1778—1829)发现铂丝通电后会发光,1810年他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45年,一个美国人申请了在真空泡内使用碳丝的专利。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他们在玻璃泡内充入氦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他俩无足够财力继续研究这项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美国发明家爱迪生(Edison,Thomas Alva 1847—1931)。爱迪生购买专利后,经过不懈的尝试,1879年他改用碳丝造灯泡,碳化棉线作灯丝,把它放入玻璃球内,再启动气机将球内抽成真空。结果,碳化棉灯丝发出的光明亮而稳定,足足亮了10多个小时。就这样,碳化棉丝白炽灯诞生了,爱迪生为此获得了专利。1880年,爱迪生又研制出碳化竹丝灯,使灯丝寿命大大提高,同年10月,爱迪生在新泽西州设厂,开始进行批量生产,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商品化白炽灯。关于爱迪生是否是发明电灯的第一人,现在存在争议。因为在1878年英国人斯旺(Swan,Joseph Wilson 1828—1914)就以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得到英国的专利,所以英国人将电灯的发明归功于斯旺。1978年10月,在英国举行了电灯发明百周年纪念活动。而美国则于一年后的11月又举行了一次。
爱迪生[美]制成碳纤维 碳纤维是一种具有很高强度和模量的耐高温纤维,一般用聚丙烯腈、黏胶纤维等原料,先在200~300℃的空气中进行预氧化,继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用1000℃左右的高温完成碳化,最后加热到1500~3000℃形成碳纤维。1879年,最早的碳纤维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制成。1960年,英国发展研究公司申请了聚丙烯腈制作碳纤维的专利。碳纤维和树脂形成的碳复合材料重量轻,其强度和模量比铝合金高3倍,可用作飞机结构材料、电磁屏蔽除电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火箭外壳、机动船、工业机器人、汽车板簧和驱动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