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保护水的自然循环

2.1 保护水的自然循环

保护水的自然循环,就是探寻水循环的规律,建立人水和谐相处的关系,约束、减少人为活动对水循环的侵害和破坏,使其和谐顺畅。

水的自然循环,是指由水汽蒸发—云气—降水—表层水、地下水—水汽蒸发,这样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转换、永不停息的水的运动系统。降水是水的自然循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中心环节。降水对人类的意义不言而喻,水是生命的本源,是自然生态的本源,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资源。

从明、清开始,由于人类的干扰超出了自然的承载能力,北京水的自然循环开始出现问题,水旱灾害增多,甚至发生特大洪水和连续多年的大旱。分析近60年来北京水的自然循环的情况,总的趋势是降雨量逐渐减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北京持续9年干旱,进入一个明显的枯水期。检讨过去,绿色植被破坏、河湖水网消失、湿地萎缩、城市硬化面积增加、水污染严重,都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侵害和破坏。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北京水务从约束人对水循环的侵害,认真检讨以往的治水行为出发,试图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找到维护水“和谐顺畅”循环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

在山区构筑“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治理”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全市关闭矿山、恢复植被、平原恢复河湖水网和湿地、大规模推进城市雨水利用等一系列措施,拓展了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使北京水资源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