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技术创新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恢复河道健康生命。让河道回归自然,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强河道的承载和缓冲能力。
优化调水、科学补水,将有限的环境补水量用在刀刃上。在补水调度中,以水质为目标,集中大流量补水冲脏、稀释,补水量以蒸发量为基础分配;集中在4月底5月初、7月初等水质较差时期补水冲脏;巧用雨水,在降雨时期,排泄原有较差水质的河水及汇入河湖的初期径流,收集清洁雨水,近两年城市河湖每年利用雨水都在1000万m3以上;提高再生水水质标准,引入河道,改善水质。
采用建设泵站、铺设管道等方式,将河道下游的水调到上游,让河水流动起来,使水体循环起来,改善河湖水质。已建成清河上段、北护太平湖、海淀上庄闸闸区、双紫支渠、中南海—筒子河—北海水循环等。在故宫周围的筒子河还安放了水下推流器,让河水循环起来。
利用增强湖流、破坏静水环境,生态植物浮床,污水生态治理,推流曝气,充纯氧、臭氧,超声波杀藻,气浮,投放环境友好型生物制剂、絮凝剂,种植水生植物,放养食藻鱼,污染底泥清淤等水体修复技术综合使用,防治水华发生,增强治理效果。
独创了水草修剪、河湖生态清淤、水葫芦户外越冬等技术。水草对水体有很强的净化作用,但水草过多对河道行船有不利影响,也大大降低了水的流速,我们采用“去其中间,保留两边”的方法进行修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河湖底泥对培养微生物十分重要,对水体净化也有作用,但淤泥过多又会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我们通过多年的观测,掌握了底泥高化对水质改善影响的规律,进行生态清淤,即完成了河道清淤又保证了微生物的生长;利用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退水的温度成功使水葫芦户外越冬。
利用再生水将工业用水中的清洁水源质换出来,用来补充环境用水。将热电厂等对水质要求不是十分严格的工业用水的清洁水源替换为再生水,质换出的清洁水量用于补充颐和园等重点环境用水区域。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改善区域小环境。海淀翠湖湿地公园是建设部公布的第一批6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