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加快管理水平的提高
3.2.1 治水观念的转变
当前,水务工作正面临着“从农村水利向统筹城乡水务转变,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务转变”的过程,水务部门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强化水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必须逐步改变将主要精力放在工程建设上的工作思路,按照“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的要求,正确把握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定位,真正把水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对涉水行业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上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2.2 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水行政管理的服务领域大大拓宽,农村供排水、雨水利用及水环境治理等水务工作需要统筹安排,这迫切需要提高水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途径有两个:一是对现有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在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过程中,还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特别关注农村水务队伍建设问题,新聘任的村级管水员均来自农民,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均有欠缺,需要加强培训提高水平,同时将提高业务知识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考核目标。其他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也要根据履行职责的要求,综合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为水务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3.2.3 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现行的水务体制,要求高效能的管理,高效能管理要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为依托。提高水务队伍的管理水平,着重加强水务队伍的业务培训,充实基层力量是基础,同时还要强化管理手段,逐步实现自动化管理。虽然水务信息化建设已起步多年,但由于条件所限,目前缺少局与所、站之间的二级网络建设,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使得各种信息互相交换、各类公文网上运行,还没有完全实现,而村级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就更为薄弱。因此要加快基层政务信息化建设,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透明高效的水务管理体制。
3.2.4 总结实践经验的自觉化
建立水务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行政体制和社会管理的许多方面,特别是农村工作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在实践中会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自觉地总结、研究和探索。围绕水务管理的体制与机制、法规与政策、行业管理与部门职能、管理改革与服务创新等课题,将总结的发展经验用在破解发展难题、指导水务管理工作新实践和完善基层水务良性运行机制上,全面促进基层水务管理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