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环境管理,确保水质安全
为解决北京市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北京市水务局提出了循环水务、两个转变等治水新观念。密云水库积极践行工程水利向工程水务和资源水务并举的管理方针。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同时,下大力气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质,确保密云水库持续稳定地发挥首都水资源保障作用。
2001年,密云水库组建水政执法队伍,对水库的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进行水环境调查。摸清水库流域内点、面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水资源使用情况,分析对密云水库水环境的影响,提出水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2003年,在北京市政府、密云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水库流域内水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主要内容包括:取消了全部53亩水面网箱养鱼;对一级保护区内影响水源安全的违法建筑进行清理,对其中11000m2进行了集中拆除;与保护区内的山场承包户签订了水源保护合同;水位消落区150~155m高程的水库滩地按“七不准”要求有序组织耕种,150m高程以下严禁耕种;每年春秋两季有计划向水库投放食藻性鱼苗;并于4月1日至9月25日期间实施禁渔期,以保护水体生态结构的合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对水库一级保护区进行封闭管理、重点巡查等管理措施,减少无关人员接触水体造成的直接污染。
在北京市实施“三道防线”、“清洁小流域建设”等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等水环境整治的共同作用下,密云水库的水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在连续8年来水偏少的不利条件下,保证了密云水库水质始终符合地表水饮用水标准。
2003年夏天,密云水库出现了水华爆发的迹象。密云水库一方面加密进行巡视和水质监测,另一方面及时向北京市水务局汇报,联系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制定应对方案。经过多次分析讨论,制定了以深层水交换和机械滤藻为主的水源保护方案。两个方案实施的地点选在密云水库向北京供水的第九水厂输水隧洞进口附近。把密云水库已有的两艘100t驳壳船改造为深层水交换船和机械滤藻船。在深层水交换船上安装大功率、高扬程的水泵,把深处的低温水抽到水面,与水面的高温水进行交换,降低水温,破坏水藻生长的环境。经过测量,作业船附近水温下降1~2℃,有效控制了取水口附近水华的发生。机械滤藻船通过高网目过滤泵对水体进行过滤,水华发生高峰期每天取到水藻7kg。经过高温季节的连续作业,保证了正常供水。
为了研究长期有效的保护水质的方案,密云水库利用独立的内湖区进行了水葫芦、荷花等对氮磷等吸附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的种植,进行了沸石滤水试验,在潮河、白河两条主要入库河流的入库口湿地进行保护,分析湿地对改善水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