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2025年09月10日
1 概述
流域尺度上的水循环包括降水、径流、地下水、蒸发等过程。其中,空间分布不均的地表下垫面向大气传输的水分蒸散发(包括土壤蒸发、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即Evapotranspiration,缩写为ET)是陆面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也是流域水循环研究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区域水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客观、精确的监测体系监测、评价和有效管理来减少耗水量,达到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
ET是水资源最主要的消耗量,也是农业灌溉管理的依据。通过ET消耗的水量是不能再利用的,而农业节水的目标就是要在提高农业产出的同时减少ET,所以把减少ET水量消耗称为“资源节水”。因此,ET的监测对农业水资源管理、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以水价作为经济杠杆进行用水量调节的基础。
我国已经开展了数十年的田间人工ET测量,对各种作物的蒸腾蒸发量有了详尽的基础资料,但是传统ET监测方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无法大面积同时观测,只能局限于观测点上,人员设备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基于传统ET数据很难开展真正的基于ET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然而,遥感技术的发展为这种理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与保障。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可提取直观易懂的大范围ET数据,能够将作物蒸散发量在空间上的差别监测出来,而且比人工观测取得资料及时,克服了人工测量中存在的以点带面所产生的误差,能提供每个卫星可视像元的信息,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作物类型的ET信息。
本文在ERDAS软件平台支撑下,对北京市潮白河流域2004年的实际蒸散发量进行空间与时间系列的分析,以期为基于ET的水管理及农业灌溉管理提供基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