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农村治污主要作法

2.2 农村治污主要作法

2.2.1 在山区建设清洁小流域,从源头治污

近年来,北京市创新水土保持工作理念,加大了水源保护的力度,按照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思路,在传统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对流域内农村的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进行同步治理。村庄建设污水收集管线,建设不同类型污水处理设施,把再生水回用于农灌、冲厕、环境,还于河道。建设垃圾收集设施,设置了封闭式垃圾箱,净化环境。3年来,水源区已有1/3的村庄,完成了污水治理、农厕改造。全市农村已基本实现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2004~2006年,共建成30条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共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工程379处,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4万t;建设垃圾处置工程694处;农户改厕3万户。上述工程的实施,使污水实现了达标排放,保护了饮用水源安全。

2.2.2 在平原区推进新农村循环水务建设

根据村镇不同特点,采取分散处理、集中处理和接入城镇市政管网等模式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中水就地用于农业、绿化灌溉和水环境用水,实现一水多用、循环利用。

牛家场村位于良乡卫星城东北角,长阳镇东南角,距城区约5km,村西有小清河流经。该村共104户,397人,村落占地面积135亩,耕地面积297亩。该村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2005年村集体收入30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

因该村原来没有排水管网系统,形成了污水任意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不仅破坏了村容村貌,而且破坏了乡村水环境。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2006年3月,牛家场村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实施过程中注意做到污水治理与农村改厕相结合,农户院内建地下集水池,收集生活用水,经沉淀后冲洗厕所,然后经污水管线进入村内小型污水处理厂,利用CWT—M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浇灌绿地、花卉。这一工程的实施,在牛家场村建立了污水收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节水灌溉四大系统,体现了“一水多用、循环利用”的用水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