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科技降伏水华,做好“护水”工作
2025年09月10日
3.2 科技降伏水华,做好“护水”工作
北京连续干旱,水资源比较紧缺,城市河湖生态用水急剧减少,无法维持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遭到污染,呈严重富营养化,部分河道出现“水华”现象。针对“水华”现象的发生,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综合利用管理、物理、生物、生态等措施。每年从4月开始,水华防治小组成员每周巡视河道一次,并取多个水样进行化验。化验项目包括总磷、总氮、COD、氨氮、铁等。水质监测船对城区水质进行随机监测。物理措施主要是指曝气推流设备和曝气船。多台推流器、曝气船分布在南护城河、永定河引水渠、西海、土城沟,增加水体的流动性,提高水体含氧量,破坏水华发生的自然条件。生态措施是指投放水生动物(鱼、螺、贝类等),恢复水生物多样性,投放鱼苗、螺蛳,以达到改善水质、抑制水华的目的。在城区部分河道进行水生态治理,种植荷花、蒲草、睡莲、水柳等水生植物。由于水华暴发的不规律性,城区河道采取人工与机械收藻相结合。
2007年上半年,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对9处水华易发点、18处重点水域进行随时监测,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合理利用中水,增强水体流动,在通惠河、南护城河水华防治中收到良好效果;针对东西土城沟、小月河、永定河引水渠罗道庄上游、北护松林闸下游等不流动水域,以预防为主,定期投放生物制剂;采用物理和生态措施,在筒子河运行曝气推流设备54台,南护城河、二热电厂和昆玉段运行曝气船6条,东土城种植水葫芦4000m2、睡莲1000盆,在北海、中南海、东土城等水域投放水生动物2.25万kg。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各项数据显示,近几年大部分河道水质监测情况逐年有所好转,重点区域(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等)没有发生水华,城区河道没有发生大面积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