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污水处理事业的现状

2 北京污水处理事业的现状

时值今日,北京城区已建成排水管网3807km,其中:污水收集管线1665km;雨水收集管线1386km;合流制管线756km,排水管线完好率约为65%。雨污水泵站82座。其中:雨水泵站69座;污水泵站13座。

先后建成北小河、方庄、高碑店、酒仙桥、吴家村、清河、肖家河、卢沟桥、小红门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能力250万m3/d,超过城区污水排放量。2006年实际处理污水7.8亿m3,削减COD 28万t,污水处理率超过90%,提前实现北京申奥时的排水承诺。北京城区主要的河道——通惠河、坝河、凉水河及清河的水已经慢慢变浊为清,灭绝多时的水生植物和动物也能寻到踪迹,水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伴随着污水处理设施高速建设的同时,行业管理方式和运行管理水平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从最初的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和运行,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市政工程总公司的事业化管理,发展到1994年北京排水公司的半企业化管理,直至2001年北京排水集团的成立,北京市污水处理行业的管理体制积极主动的求变,朝着布局产业化、投资多元化、管理企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前进,促进了事业的更大发展。而作为承担北京市污水处理任务的主体企业——北京排水集团,十分注重设施运行管理能力的提升。排水集团利用首都科技优势,以污水处理厂为试验基地,以国家“863”重大专项等项目的研究为契机,运用多年来积累的大规模不同工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经验,着力开展科研创新与管理创新,努力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污水处理行业的领军企业。

在事业飞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污水处理费的支持。从1997年居民收费0.1元/m3、非居民0.3元/m3开始,历经5次调价,达到目前居民0.9元/m3、非居民1.5元/m3的水平,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