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3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北京市依法实行非居民用水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的制度,在实施用水定额管理的过程中,以高耗水行业、发展迅速行业、用水大户为重点,逐步推进用水定额管理。北京市除工业、农业用水外的居民用水、行政企事业单位用水、第三产业用水及环境用水等的生活用水量从1997年的11.14亿m3增长到2006年的13.7亿m3,占总用水量的40%,生活用水已经成为用水构成中最主要的用水成分。另外,在生活用水行业中,公共生活用水占了50%以上。因此,北京市在实施用水定额管理中,将公共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列为重中之重。2006年北京市已经实施用水定额管理的公共生活行业包括机关、写字楼、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餐饮、商场共10个。

另外,北京市工业用水定额的编制工作较早,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宝贵的经验。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等因素影响下,近几年北京市工业用水实现了零增长或负增长,总量保持在6亿~7亿m3。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水平,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和企业,优化产业结构,2000年和2005年北京市对主要工业进行调研,将过去的“产品用水定额”修订为“产值综合取水定额”,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十大主要工业行业综合取水定额标准。“产值综合取水定额”将用水与经济产出相衔接,突出了水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工业用水定额指标体系的确定为实施工业用水定额管理、制定用水计划考核依据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