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制定再生水灌溉利用区划

4.1 制定再生水灌溉利用区划

再生水灌溉利用区划可以有效避免再生水灌溉对环境的污染,再生水适宜灌溉的区域一般不利于污染物质迁移,有利于污染物的降解、截留与固定,再生水灌溉利用区划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地形、土壤、地质、地下水等条件。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开展再生水灌溉利用区划研究。北京市再生水灌溉区划是以北京市地表水功能区划、水文地质条件、包气带防污性能等条件为基础,主要是防止再生水灌溉对水体的污染。

表1 北京市再生水灌溉区划及发展对策

如表1所示,将北京全境分为3个区域:禁止灌溉区、控制直接灌溉区与适宜直接灌溉区,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城镇集中供水厂水源地利用再生水灌溉。北京市再生水适宜直接灌溉区农田灌溉面积为9.33万hm2,按照亩均灌溉定额400m3计算,再生水灌溉利用潜力为5.6亿m3。规划到2010年,北京市利用再生水灌溉农田4万hm2,利用再生水3亿m3,预计可以替代、涵养地下水资源1.8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