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单位质量产品虚拟水含量的确定

3.2 单位质量产品虚拟水含量的确定

3.2.1 粮食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

粮食作物包括冬小麦、夏玉米、稻谷、薯类及大豆[8]。根据北京统计年鉴的数据,1997~2005年玉米与小麦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85%,2004~2005年玉米与小麦的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91%和94%,可见,北京地区的粮食作物以玉米和小麦为主。

北京市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冬小麦、夏玉米分别为494.6mm、425.7mm(本文中作物需水量按照北京地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换算成mm单位)[5]。取玉米和小麦的需水量上限500mm。另根据《北京统计年鉴》,1997~2005年粮食作物单产平均值为4912.63kg/hm2,根据公式(2)计算得到单位质量粮食作物的虚拟水含量约为1.02m3/kg,考虑到其他粮食作物及数据误差的影响,本文取单位质量粮食作物虚拟水含量为1.1m3/kg。

3.2.2 其他产品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

猪肉、牛羊肉、蛋类、牛奶、蔬菜、水产品、家禽等7种产品的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采用Chapagain等对中国部分的计算成果[3]。本文涉及的8种产品的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见表1。

表1 粮食等8种产品的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 单位:m3/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