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时间序列分析

3.2 时间序列分析

根据模型运算结果,2004年潮白河流域年平均ET值为667.26mm。在ERDAS的layer info中统计每月及每季的ET最大、最小及平均值见表1。

很明显,四个季度中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ET值远高于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图3);12个月中,ET值出现双峰变化,分别出现在5月和8月,冬季的1月和12月在一年中ET值相对较低(图4)。经过分析,ET年内时间系列变化规律受潮白河流域作物生长及降雨的年内变化规律影响。每年5月,是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时机,虽然降水量不一定很多,但往往有大量的灌溉水供农作物生长之需,所以导致这时期的ET值在全年中偏高;8月往往是北京地区降水集中的月份,所以这期间的ET值也比较高;而冬季作物生长所需消耗的水分很少,而且降水也非常少,因此ET值相应较低。

表1 2004年ET统计

图3 2004年ET季变化

图4 2004年ET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