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生产结构布局发展变化情况
近20多年来北京市GDP快速增长,由1980年的139.07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886亿元。其构成变化也很明显,三产比例1980年为4∶69∶27,1985年为7∶60∶33,1990年为9∶52∶39,1995年为6∶44∶50,2000年为4∶38∶58,2005年为1.4∶29.5∶69.1。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尽管较小,但在20世纪80年代里仍然曾出现增长的现象,而到90年代以后其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占据绝对优势的份额,随着其份额的逐渐减少,其主导地位逐步被第三产业所取代,第三产业所占份额一直呈增长趋势。
第一产业的各行业产值均呈现增长的势头。种植业与畜牧业产值在第一产业内部所占比重较大,其增长也很明显。渔业尽管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其在产业中的比例始终不足5%;林业在近20年里的增长幅度有所波动,所占比例保持在5%以内。
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其内部各行业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从1994年以后迅速增长,产值从占第二产业总产值的10.91%增长到2002年占40.80%,成为了北京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大多数的传统产业则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下降,渐渐退居次要地位,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都占到10%以上,但到了2002年,其所占比例都下降到了5%以下。这表明北京市的工业结构在朝着技术密集型的方向发展,以电子信息、电气和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北京市的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GDP值的增长是最迅速的,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第三产业GDP值增长呈现逐年提高趋势,从1994年起超越了第二产业的GDP值,并继续保持领先势头。
但是第三产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部门,其内部各行业间的发展差异极大,增长幅度不一,其中金融保险业异军突起,增长势头最快;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在1996年之前增长的幅度大于金融保险业,之后增长相对缓慢;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和社会服务业等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在这十几年里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另外房地产业近几年的增长尤为迅速,未来几年可能成为第三产业主要的增长点。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与金融保险业是北京市第三产业的主导行业,产出占到第三产业总产出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