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5年09月10日
1 引言
翻开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管水历史,作为“生命之源”的公共管理,长久处于“九龙共治”的状态。供水与排水、城区与郊区、地表与地下、环境与社会、原水与污水的管理分置在不同部门,政出多门难以在政策政令上统一,限制了北京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面对水危机凸现的首都,集中宏观调控水资源、节约开源并重、截污治污并举、科学发展与人水和谐成为用水、管水的必然选择。2004年5月19日,北京市水务局成立并替代了北京市水利局,宣示着“多龙管水”的局面开始扭转。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务、农村水利转向城乡水务,科学地管水、用水、治水,人水和谐永续发展,成为水务人的长远目标。
从1999年至今,北京市已连续8年干旱,2003年密云水库存蓄逼近6亿m3,现在仍在10亿m3左右徘徊,水危机成为制约首都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水务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北京市水务局在北京市政府科学决策下,陆续建成了怀柔、房山、平谷、昌平4个应急供水工程。在南水北调水进京之前,立足本地、深度开源,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通过这些应急水源缓解并确保了北京东、西两条供水生命线的用水需求,起到了应急、接济、缓解、联调的关键作用。张坊水源更以崭新的模式承担起了北京西南一线供水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