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及问题

1 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及问题

北京的饮用水水源有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官厅水库、永定河、京密引水渠等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饮用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根据供水对象分为城区供水和郊区供水,供水的重点在城区,郊区是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也是水源保护的重点和难点。截至2005年,用于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有机井5099眼、大口井587眼、小型水库2座,截泉截流130处。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水源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区上游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养殖粪污大量排放,水源保护区内水源涵养能力不足,面源污染较严重。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污水和雨水排放系统还不完善,村庄排水多为地表漫流,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水冲厕所普及率不足20%,垃圾随意堆放、就地填埋。水源防护区内902个村庄3.5万m3/d污水没有处理,污水处理率低,未经处理的污水就近排入沟渠、河道、渗坑、渗井,对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水源造成影响。

(3)农村水源区域管理缺位。在水源保护区附近存在非法开矿、建厂、建度假村、挖沙取石等现象。农村企业污染缺乏有效治理。租赁农村土地的企业,管理比较混乱,村庄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部分企业急功近利,污染严重。

(4)饮用水水源地立法工作滞后,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不够。仍存在向水源保护区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现象,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因不想多支付运行成本而间断运行,甚至有的污水不加以处理就直接排出,违法成本远低于处理成本,缺乏严格管理制度、保护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

(5)需进一步完善水源地保护与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水源区污染治理的生态环境与经济补偿机制。农村地区多为单村供水,在本村打井取水,长期的卫生习惯及基础设施的缺失,对饮用水质造成威胁。另外部分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建设与运行管护资金不足。

(6)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守法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